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熱鬧進香祖師廟 悠悠巷弄傳古情

文資守護工作坊祖師廟組(馮紫蘭、黃建雄、許雁婷)紀錄整理

期盼在巷弄間發現驚喜
舉家在淡水定居已經數年,始終著迷於這個地方洋溢、積累的文化活力。我們享受每天的散步,樂於彎繞在不同的小巷之間,感受、觀察這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小鎮,經過時間慢慢醞釀長成的各種空間。就像孩童一般,睜著好奇的眼睛,期待哪個轉角、不起眼的小徑又會發現驚喜!

五月初六的祖師爺遶境盛況

清水街熱鬧的早市充滿生氣,讓人看見這個小鎮的人和生活;五月初六的祖師爺遶境,浩蕩的鑼鼓陣頭、齊出的寺廟神佛,彷彿全鎮動員的盛況,更讓人深受吸引忍不住全程跟行,感染了滿身香煙仍興奮不已。

參與文化資產守護人才培育工作坊

這些淡水文化體驗的累積,促使我們參與這次淡水文化資產守護人才培育工作坊,除了希望更加瞭解淡水的文史背景,也想對這些我們所熱愛的事物,有更多的關心和參與。我們選擇香火鼎盛的祖師廟作為這次工作坊觀察的主角,從與之無背景淵源的淡水新住民的角度,提出一些對祖師廟與週邊環境的觀察感想。

祖師廟位於崎仔頂崙上宜有指標導覽
先從祖師廟的入口談起,祖師廟位於崎仔頂崙上,從中正路街市到廟裡,都須從巷弄沿石階或步道而上,然而這幾段巷弄沒有通往廟宇的導覽指標,周邊景觀也缺乏引人參訪寺廟的文化氛圍,易生參訪的不便。或許受限於腹地與戲臺規模,要走上階梯總隱約有些壓迫感。但是通往米市兩側的石砌駁坎,布滿清苔、疊砌有律,倒是相當有味道。只是緊鄰廟宇矗立的電桿,各式粗細纜線交雜,對於寺廟景觀有不小影響。

進香隊伍鑼鼓喧天熱鬧參拜

不過,相較於老街區的其他兩座大廟——福佑宮與龍山寺,僅有祖師廟得天獨厚擁有廟埕廣場!如果幸運遇見遠道而來的進香隊伍,從老街上就能聽見鑼鼓喧天,跟著祖師廟的督隊志工,領著他們一路從竹篙厝(中山路129巷),沿著巷弄熱熱鬧鬧步行至祖師廟埕,越接近廟宇,鑼鼓陣頭越是賣力,整個市場都知道有人前來進香,只見大人小孩趕緊往廟前聚集,等著來訪的陣頭向祖師公問候。廟埕的空間使祖師廟更具活力與凝聚力,也成為重要的文化傳遞空間。

祖師廟的建築元素饒富趣味

如果從祖師廟的建築元素觀察,能發現許多不同年代的營造痕跡,產生饒富趣味的景象,也讓人看見不同時期寺廟的流行藝術與價值觀,比如新作的浮雕門神、日治時期建廟的精緻石雕、木雕、七八○年代的磁磚彩繪、量身訂做的龍柱柵欄、光緒賜匾的霓虹燈光等等。

深厚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

祖師廟同時也有著深厚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不僅當初發起建廟者皆為當代淡水最具地位的仕紳名流,廟內的聯對詩文與書法,皆為當時淡水重要的文人所作,從石刻上的落款也可見到有趣的歷史痕跡,原先刻著「昭和」字樣的年代,大多因為改朝換代而將原有色彩去除、甚至抹去。然而廟埕矗立的兩座日治時期遺留的石燈籠,仍可讓人追溯祖師廟建廟時的年代與背景。

祖師廟周邊難能可貴的空間體驗
來到祖師廟,不得不提及他周遭深具生命力與生活氛圍的有趣巷弄,寧靜而悠閒,卻出乎意料的是淡水早年最熱鬧的主要市街與過道。特別是自然、友善的空間環境,樹木植物自由生長,綠蔭與石牆、老屋,是現今都市快速發展的腳步下,難能可貴的空間體驗。


關心龍山寺口街區的願景座談會

請點閱圖片以看大圖喔!


我們關心的龍山寺口街區概略範圍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W6 : 工作學習紀錄

因為觀音佛祖的聖誕,廟裏舉辦相關的活動,
上個星期工作坊休息了一次的課程,
心裡好期待今天的課程!

今天的課程從搭設工作架開始,
因為上週廟裡的活動,所以先前搭設的工作架全都拆除了,
要接續後面的工作,必須把這些工作架再次架設起來,
在今天成開始之初,大家通力合作再次完成搭架的工作!
(同學們重新搭設工作架)

雖然有了先前的經驗,莊老師依舊不放心,
瞻前顧後、小心提點,深怕我們沒弄好、又注意著我們安全,
後來他索性親自上架和我們一起工作,
最後還與黃師父逐一檢查,才放心開始課堂內的講授!
(莊老師ㄧ起與同學搭設工作架)
( 同學們一起通力合作搭設工作架 )

天課堂中加入了另一位大師級的人物,
剪黏大師--陳世仁老師,他很早就來了,
當我早上踏進前殿時,就發現陳老師已經在廟裡,
當我們開始今天的講課時,陳老師也一起加入了我們的行列!
( 坐在石柱前的是今天的貴客--陳世仁老師 )

今天上課最主要的重點,是我們將繼續進行彩繪修補的工作,
莊老師解釋、提點了今天的課程重點內容,
並接受了前次同學的建議,帶了二個彩繪班同學的作品來輔助講解,
讓大家更清楚彩繪的相關技巧與注意事項!
( 莊老師帶來輔助教材解解彩繪技巧 )
( 莊老師講解今天工作重點與分組操作 )
( 陳老師也應邀與同學做分享 )


今天課程與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分組, 搭架,
「簷封」彩繪修補操作教學
垛仁彩繪修補示範
學員實作

工作分組上由具有繪畫基礎與彩繪經驗的同學,負責修補垛仁部份,
其他同學由黃師父與童助教帶領,分組進行簷封的底色修補。
( 莊老師為同學調配顏料 )
( 同學們認真的進行工作 )

也許是休息了一週的關係,或是同學們的心情都漸入佳境,
課堂中的講解完成之後,大家都躍躍欲試,
從黃師父與莊老師手中接過顏料之後,
一群人很快的就定位、開始工作。
( 黃師父指導有經驗的同學進行雀替的彩繪修補 )
( 童助教指導同學的簷封彩繪底色修補,這二位美女是來自馬偕護校的同學 )
( 丁大哥是個中好手,負責垛仁的彩繪修補 )

今天課程中來了一群「小朋友」,加入我們學習的陣容,
那是由吳春和老師帶領的,來自馬偕護校的台灣文化研習社的幾位同學,
他們與大家一起聽課,一起上陣學習修補的工作,
很高興看到有年輕的一群加入文化工作的行列。
( 後來幾位是來自馬偕護校的台灣文化研習社的同學 )
( 莊老師仔細的觀察同學的工作狀況、不時從旁指導 )


今天上課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莊老師代表基金會贈送一份『文化淡水』的合訂本給龍山寺,
由洪小姐代表接受!
文化古蹟透過同好的努力,把越來越多的訊息散播出去,
吸引著更多的人來參與、欣賞,
甚至一起來學習、保護我們的文化古蹟,
實在是令人高興的事情!

( 上課當天有一群同學來龍山寺參觀 )

課程的最後,吳老師與我們做了心得分享--
【1 2 3 4】
鬧熱菜市 一聖地
天公觀音 二爐香
祖婆娘座 三寶殿
淨化人間 四政勤

【龍牆虎壁】
龍牆普堤增善果
虎壁匾額多文化
拜亭天地學讀經
滬守觀音習禪定

(吳春和老師)

第一組 組長 鄭勝吉 記錄

(更多的照片-- http://web.hach.gov.tw/hachweb/blog/aquanick )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滬尾龍山詩作《一二三四》《龍牆虎壁》by 吳春和


從吳老師的手稿拜讀文字更具詩情


「滬守觀音」出世記——by 吳春和


「滬守觀音」出世記‧詩三首

壹:

滬守觀音

大八里〈分土〉觀自在,十八羅漢趺坐拜。
慈航倒駕回塵世,滬守觀音渡眾生。



弍:

清法戰爭

史前年代觀音山,歷史時代紅毛城。
一八八四西仔反。滬守觀音助勝戰。


參:

暮鼓晨鐘

聲聞大地生敬心,音響十方無量土。
眾生心念甘露來,滬守觀音佑滬尾。


附註:

近日參與1858年建立的淡水龍山寺保養工作坊,期間銘感慈祥的觀音佛祖,在1884年清法戰爭大顯神威打敗法軍,而獲得清光緒皇帝賜頒【慈航普度】匾額,感念佛祖守護滬尾有功誠是【滬守觀音】出世。與北投普濟寺在1905年奉祀,守護溫泉的【湯守觀音】相輝映。


作者:吳春和 滬尾愛鄉工作坊 /會長

神遊【龍山寺】——by 吳春和


從喧鬧的菜市仔,來到溫馨的【龍山寺】。
洗手淨心點燃兩注清香,一敬天公、二拜佛祖。
進了【龍門】,寬敞廊道邊的龍牆菩提樹上,掛滿著許願果。
換好拖鞋步入佛光普照的聖殿。感受【滬守觀音】悲智雙運的偉大。
並疊坐在【婆祖娘】神佛前禪修加持。


在琳瑯滿目獨具特色的龍山寺文化商品中,選購些回家當護身紀念品。
拜亭裡傳來【在家修】眾,虔誠的學習誦經
聲如甘露、音似法雨,使人心平氣和
放慢腳步瀏覽著,近在眼前虎壁上所複製的【慈航普度】等匾額。
毫無障礙的前殿空間
可盡情欣賞三級古蹟的石雕、彩繪、門神等重要文化資產。

踏出【虎門】,如此【出將入相】輕鬆自在的走一回
雖然意猶未盡,但是領受【滬守觀音】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感召
身心卻是滿足的。
此時,廟裡傳來悅耳的鐘鼓聲,正是午時
告示眾生,要惜時、要惜福、更要學會感恩。

龍山寺工作有感——彩繪得詩靈感(by黃建雄)



彩繪(一)(2009.03.07)
因不是全部學員都具彩繪經驗,登庭揮筆,(神明)實在是又愛又怕被傷害,臨場寫下感言。
集體創作登拜庭 盛況空前震古今
南筆北法任君揮 紅藍黃綠各自堆
樑上神明嘆無奈 誰叫紅塵惹塵埃


彩繪(二)(2009.03.20)

登庭彩繪才體會樑上神明被煙嗆塵埋之無奈

登庭揮筆顯身手 甘願脖酸淚眼流
非因對場失功名 實乃煙香薰眼簾
可憐樑上諸神明 淚眼無語問蒼天


龍山寺工作有感——搭架清洗得詩靈感(by黃建雄)


淡水文化基金會於98農曆年後排出【寺廟古蹟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坊】,與淡水龍山寺合作,有實際操作維修之課程,心想諒必精采豐實,果其然令神明活現,近距離親睹隱身樑上神明再現,情不自禁跟著課程進行,穿插幾首為隱身樑上神明喊冤之打油詩:

搭架清洗實務(一)(2009.02.21)


樑上神明被煙嗆塵埋二十幾載,眼看香客來來往往,無法大聲抗議,即興替神明發聲
隱身樑柱二十載,鳥瞰香客不說Hi
煙塵隨意來覆蓋,今朝還我金面來


搭架清洗實務(二)(2009.03.02)

因學員之愛心清洗,使神明再現,而動念再紅塵,自覺風采眩人,不要再被塵埋

憐巧的觸碰、動念再紅塵
炫人之風采、不再被塵埋




給龍山的詩——菩薩的心聲(by 黃建雄)

foto by 梁建新

各位學員大家好:

我是「淡水文化資產守護人才培育工作坊」「寺廟古蹟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坊」的學員黃建雄,這段期間參與淡水文化基金會的一些課程,以淡水龍山寺為主題,隨手記載感想及心得,以散文詩來表達與大家分享。

記得6年前搬淡水,遍尋不着淡水龍山寺,在一次很不經意的場景與龍山寺結緣,而且是如同探險的情境,誤闖進久違的龍山寺(容後有機會再敘訴),從此對淡水龍山寺的寺務多了一份關懷。

原來龍山寺位處熱鬧吵雜,叫賣聲滿市街的市場內,菩薩默守中央陣地,被漁販商家團團圍住,當時即興起為菩薩叫屈之念,僅以打油詩舒發

淡水龍山寺(98.02.11)
菩薩的心聲(台語發音)

市場內菩薩、盼望信徒來。
眾生無瞭解、香火是我愛。
魚腥飄三川、叫賣滿市街。
心事誰人知、鬱卒放心內。
現時有期待、有人來宣解。
講給信徒知、我嘛需要拜。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第四組寺廟古蹟保養維護工作紀錄

寺廟古蹟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坊
工作學習紀錄
日期:98年03月07日下午 紀錄人:第四組
記錄項目:彩繪修補

內容流程:
1.黃老師每組各分發調配好之色料盤各兩盤及10枝大小不一之彩筆。
2.每盤色料盤上皆放有8種顏色之色料,其顏色分別為白、黃、紅丹、朱紅、土朱、綠、胭脂紅、藍。
3.各組依上週之認養責任區,開始施作彩繪修補。


工法及技術:
1.紅、黃、藍為三色母,依需要可調配出各種顏色。
2.雕刻圖像之彩繪原則為陽刻面為淺色,陰刻面為深色,視覺效果上才會有立體感。
3.以樹葉雕刻彩繪為例,其外緣塗白色範圍約佔總面積之三分之一,內側則塗深色色料,餘三分之一中間部分為漸層區,彩繪時彩筆由白色部分往中間拉,讓色料混合化色即會產生漸層的效果。


操作需知:
1.檢查原有彩繪圖案有掉色的地方或漆料脫落之處,才須要做彩繪修補。
2.須仔細觀察原彩繪的圖樣,依原來的顏色做修補。
3.彩筆要換塗別種顏色時,可先用乾淨的布先擦拭清潔,再以煤油(臭油)清洗乾淨。

莊老師問題解析:
Q:我們原來是要做彩繪修補的工作,但修補到最後卻變成重畫,且兩邊通樑同樣的圖案卻修補成不一樣的顏色,覺得好像越補越大洞。
A:可分工畫顏色,一個人畫一個顏色,其色彩就會較一致。彩繪有掉色的地方或漆料脫落龜裂之處,才做修補就不會面積越塗越大。
Q:畫樹葉白色的邊線,不知道要畫至何處才停頓。
A:樹葉外緣陽刻面塗白色至陰刻面轉折點即可,另外樹葉黃色葉脈兩邊都要塗深色色料。
Q:寺廟彩繪是否有制式的故事?樹葉是否有標準的色彩?可否另開幾堂彩繪入門的課,好讓學員更懂得彩繪技巧?
A:寺廟彩繪的故事一般都採用表彰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如封神榜之類。樹葉也沒有標準的色彩,只要看起來整體搭配協調即可。淡水社大有開彩繪的課程,同學有興趣可逕行接洽報名。
Q:新的彩繪如何做舊?是否有照片或圖片來作為畫顏色的補充說明?因為總覺得第一筆最難下手。
A:做舊方法有多種,使用灰塵是常用的一種方式,即將胎篩過的微細灰塵粉末均勻塗抹於新的彩繪上。目前龍山寺這裡的彩繪並沒有原始的照片或圖片可來作為畫顏色的參考,但同學可依殘留的顏色去判別原有色彩。

心得
※各組領取了黃老師調配好之色料盤及彩筆,興高彩烈的攀上了鷹架,各自圍站在各組認養責任區,卻一動也不動,因為不知如何下筆也不敢下筆,唯恐背上破壞古蹟的罪名。經黃老師在一旁鼓勵指導說明一番後,大家陸續展開身手,做起古蹟彩繪修補的神聖工作。收工時驗收今日的成果,彩繪修補變成彩繪重畫,大家都很快樂,但它是建築在莊、黃老師的痛苦上。今天龍山寺外面整天下著雨,寒氣逼人,然而龍山寺裡面的學員們對寺廟彩繪修復的認同,內心是炙熱的。



跟隨莊老師半世紀的傢私-彩繪色料箱


黃老師解說色料的應用技巧



黃老師分發色料盤及彩筆給各組



各組領到的彩繪修復工具有8種色料
之色料盤兩盤及大小不一的彩筆10枝


大家來做寺廟彩繪修復吧!



彩繪修補原則要把握好知道嗎?



彩繪時要咬緊牙根才夠力



穿上防護衣一點都不誇張因為要好好揮灑一番



首先要仔細描繪白色邊線



龍山寺拜亭彩繪修復工程場面夠盛大壯觀吧!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W2:工作學習紀錄

寺廟古蹟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坊
工作學習紀錄表
日期:98年2月28日 第二組紀錄

紀錄項目:莊老師任務提示與問題解析





1.清洗注意事項:
1-1.清洗速度不可太快,尤其在金箔部分。
1-2.清洗的部位從低處起,高處的部分由專業的師傅來執行。
1-3.上週清洗的部位清水清理的程度尚不足,恐會影響下階段彩繒修護的品質;今日各位完成 清潔劑清洗後,將由阿全師用加壓清水來沖洗。
1-4下週一至週五阿全師將率若干師傅加班執行清洗的工作,有空的學員歡迎參與。
2.以專業而言此拜亭需清洗幾次才算清潔?
2.答:大約4至5次。
3.積油灰太厚的部位是否可用刮的方式除去?
答:切不可以刮的方式行之,容易傷及彩繒本身。
4.清洗至如何的程度才算清潔而不致傷至彩繒?
答:以毛刷劃圓方式清洗,目視觀察表面油污已清除即可。
5.拜亭樑下有燈具,清洗的水會滲入,是否會損壞燈具?
答:滲的水等乾後再用電就無礙。
6.清洗後彩繒修補原則如何?
答:以「修舊如舊」為原則,用色用料均遵循古法,如此經過時光才能如舊一般。
7.為什麼內側的煙垢比外側容易清洗,而外側煙垢的直條痕跡是如何產生?
答:外側因為雨水的撥灑與煙垢交互作用,產生直條的黃斑,因此較難清洗。


紀錄項目:清洗拜亭
內容流程:
1. 本週延續上週工作內容,工作分配、施工原料與工具準備與上週流程相同。



2.拜亭龍邊的鷹架上週拆除今重新搭架。




3.阿全師添置帆布於拜亭香爐上,讓拜亭內的學員免受煙燻之苦。




4.基金會增添手握式及手壓式噴霧器,成為當天清洗的利器。




5.阿全師用電動加壓式噴水器清水清洗學員們用清潔劑清洗的部位。



6.耳目一新:虎邊通的內側

前樑內側

後樑內側

龍邊通內側



7.收尾


紀錄項目:心得分享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二組

第四組

下課鈴

心得

1.用努力換得美麗!------第四組

2.來一杯拿鐵吧,拜亭內無限暢飲!-----第三組

3.士傑的心得:
寺廟古蹟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坊課程已經進入第三週,今天課堂一開始先由學員作簡短的課前心得分享,不論是部落格的記錄與心得,還是「隱身樑柱二十載、鳥瞰香客不說HI,煙塵隨意來覆蓋,今朝還我金面來」內容有趣、寫實的打油詩或者是對於龍山寺未來願景的期許和勾勒。所說的都是對於古蹟以及工作坊的關懷與情感,可以感受到參與學員的熱情。
在結束課堂分享之後,旋即展開今天彩繪清洗的實作課程。有了上一週的實戰經驗,學員們這一週很快的將手套、刷子等工具逐一的上手,還有人自己帶來手壓式噴霧器,方便噴灑清潔的肥皂水,省掉帶著肥皂水桶的不便,增加工作的便利性。也因為不會讓清洗煙垢的刷子放入肥皂水,提升肥皂水的利用環保很多。可見大家經由上一週的實作和觀察,已經開始想出更快、更好的施作方式。接續著上一週的清洗進度,這一週同樣是先將肥皂水噴灑在沾滿香煙油垢彩繪的表面上,接著用刷子以畫圈圈的方式展開清洗的動作,重複的清洗將污垢一層一層的刷洗乾淨。
累積數十年的油垢逐漸被泡沫清洗下來,彩繪就在一次次的清洗當中逐漸的清晰,宛如一場有趣的考古挖掘過程,其中的花草、人物、故事主題如拼圖一般的在面前呈現。這一週大家的進度明顯的加快許多,最後由黃師傅用水柱將堵仁、插角和吊筒上的肥皂水清洗乾淨,這一天的清洗實作就告一段落。接下來剩下的半個小時是分享與提問時間,四組工作小組分別提出所與到的疑問,最後莊老師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解答,讓大家學到不少實作的經驗。
我們參觀寺廟古蹟一般都是在地面遠觀樑柱的彩繪和雕刻。在這次的工作坊裡頭我們站上鷹架用刷子清洗煙垢,與這些木結構、木雕和彩繪作近距離的接觸,拜亭所有的細節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我想這個工作坊的目的也就在此,除了解傳統匠師古蹟修復方式之外,也藉由清洗彩繪的過程讓學員們與古蹟作對話。藉由此一心領神會的過程,增加大家對於古蹟的認識與了解。
任何的事情唯有經由大家的討論和關注才會受到重視,也才會有輿論的監督。目前台灣的古蹟保存的問題,除了技術上的問題仍須努力之外,民眾對文化資產的關心不足也是問題之一。因此如何讓民眾會欣賞、會關心進而去守護這些文化資產,就成為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只有古蹟修復不再是建築包商門關起門來的事情,而是大眾們也會去關心、守護的議題,才會有更顯著的進步。
4.秉鈞的心得:

站在鷹架上的心情是興奮的,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會讓人驚豔的,因為這樣難得的機會,我對於淡水龍山寺的想像又有更深一層的情感,我能看到我和這間淡水古廟有了更強烈的連繫-這是我想要好好珍惜把握的。
在這工作坊的活動之前,我對於龍山寺的印象是模糊的,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和家人踏進這個地方,因為位於傳統市場攤販之中,我在更小的時候還把他跟賣金山鴨肉旁邊的那間廟搞混,現在仔細想想,能夠在廟門口就有一堆攤販的廟好像也不多,雖然對廟方造成了不便,但是這樣的光景我並不會特別討厭他,這是我對淡水龍山寺最初的意象。
現在我看到的是來自各地充滿熱情與想法的夥伴,聚集在龍山寺積極參與工作坊的活動,每一刷每一洗都是那樣的認真仔細,大家是如此享受這樣的過程,反覆、畫圓、來回,大家都說龍山寺整個都亮起來了!不過在陳德星堂聽到陳老師的說法以後,我覺得也可以感覺到龍山寺開始呼吸了,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那古老而悠遠的生命力。 刷洗的工作還只是剛開始而已,和隊長、副隊長的合作實在很愉快,等到過一段落以後我還要跟他們討教彩繪的功夫,兩位學長姐也幫我解答了很多關於民俗、廟宇上面的疑惑,我真的覺得自己收穫很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