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熱鬧進香祖師廟 悠悠巷弄傳古情

文資守護工作坊祖師廟組(馮紫蘭、黃建雄、許雁婷)紀錄整理

期盼在巷弄間發現驚喜
舉家在淡水定居已經數年,始終著迷於這個地方洋溢、積累的文化活力。我們享受每天的散步,樂於彎繞在不同的小巷之間,感受、觀察這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小鎮,經過時間慢慢醞釀長成的各種空間。就像孩童一般,睜著好奇的眼睛,期待哪個轉角、不起眼的小徑又會發現驚喜!

五月初六的祖師爺遶境盛況

清水街熱鬧的早市充滿生氣,讓人看見這個小鎮的人和生活;五月初六的祖師爺遶境,浩蕩的鑼鼓陣頭、齊出的寺廟神佛,彷彿全鎮動員的盛況,更讓人深受吸引忍不住全程跟行,感染了滿身香煙仍興奮不已。

參與文化資產守護人才培育工作坊

這些淡水文化體驗的累積,促使我們參與這次淡水文化資產守護人才培育工作坊,除了希望更加瞭解淡水的文史背景,也想對這些我們所熱愛的事物,有更多的關心和參與。我們選擇香火鼎盛的祖師廟作為這次工作坊觀察的主角,從與之無背景淵源的淡水新住民的角度,提出一些對祖師廟與週邊環境的觀察感想。

祖師廟位於崎仔頂崙上宜有指標導覽
先從祖師廟的入口談起,祖師廟位於崎仔頂崙上,從中正路街市到廟裡,都須從巷弄沿石階或步道而上,然而這幾段巷弄沒有通往廟宇的導覽指標,周邊景觀也缺乏引人參訪寺廟的文化氛圍,易生參訪的不便。或許受限於腹地與戲臺規模,要走上階梯總隱約有些壓迫感。但是通往米市兩側的石砌駁坎,布滿清苔、疊砌有律,倒是相當有味道。只是緊鄰廟宇矗立的電桿,各式粗細纜線交雜,對於寺廟景觀有不小影響。

進香隊伍鑼鼓喧天熱鬧參拜

不過,相較於老街區的其他兩座大廟——福佑宮與龍山寺,僅有祖師廟得天獨厚擁有廟埕廣場!如果幸運遇見遠道而來的進香隊伍,從老街上就能聽見鑼鼓喧天,跟著祖師廟的督隊志工,領著他們一路從竹篙厝(中山路129巷),沿著巷弄熱熱鬧鬧步行至祖師廟埕,越接近廟宇,鑼鼓陣頭越是賣力,整個市場都知道有人前來進香,只見大人小孩趕緊往廟前聚集,等著來訪的陣頭向祖師公問候。廟埕的空間使祖師廟更具活力與凝聚力,也成為重要的文化傳遞空間。

祖師廟的建築元素饒富趣味

如果從祖師廟的建築元素觀察,能發現許多不同年代的營造痕跡,產生饒富趣味的景象,也讓人看見不同時期寺廟的流行藝術與價值觀,比如新作的浮雕門神、日治時期建廟的精緻石雕、木雕、七八○年代的磁磚彩繪、量身訂做的龍柱柵欄、光緒賜匾的霓虹燈光等等。

深厚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

祖師廟同時也有著深厚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不僅當初發起建廟者皆為當代淡水最具地位的仕紳名流,廟內的聯對詩文與書法,皆為當時淡水重要的文人所作,從石刻上的落款也可見到有趣的歷史痕跡,原先刻著「昭和」字樣的年代,大多因為改朝換代而將原有色彩去除、甚至抹去。然而廟埕矗立的兩座日治時期遺留的石燈籠,仍可讓人追溯祖師廟建廟時的年代與背景。

祖師廟周邊難能可貴的空間體驗
來到祖師廟,不得不提及他周遭深具生命力與生活氛圍的有趣巷弄,寧靜而悠閒,卻出乎意料的是淡水早年最熱鬧的主要市街與過道。特別是自然、友善的空間環境,樹木植物自由生長,綠蔭與石牆、老屋,是現今都市快速發展的腳步下,難能可貴的空間體驗。


沒有留言: